技术支持Technical Support
联系我们CONTACT US
400 179 0116
24小时服务热线
Hoechst 33258染色法操作步骤
来源:启达生物 浏览量:112 发布时间:2025-04-28
一、试剂准备
Hoechst 33258染色液的配置是关键,储存液通常浓度为1mg/mL,需在避光条件下保存,以防止染料降解。工作液则是将储存液按比例稀释至适当浓度,一般为10μg/mL,除此之外,还需准备PBS缓冲液和细胞固定液等,常用的固定液有甲醇:冰乙酸(3:1)混合液,这种固定液能够迅速固定细胞形态,或4%的多聚甲醛溶液,这种固定液则更为温和,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。封片液的选择也不可忽视,好的封片液能够确保样本在显微镜观察时保持稳定,避免干燥和气泡的产生。
二、染色步骤
1、细胞培养:取普通洁净盖玻片于70%乙醇中浸泡5分钟以上,置无菌超净台内吹干后,再用PBS溶液洗涤两遍、细胞基础培养液洗涤一遍。将盖玻片至于六孔板内,种入细胞培养,待细胞密度生长至60%--85%左右。
2. 细胞固定:将准备好的细胞样本放入细胞固定液中,在4℃条件下固定5分钟。这一步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,以确保细胞固定效果最佳。如果使用4%多聚甲醛溶液,固定时间可以延长至15分钟,以充分固定细胞结构。
3. 细胞洗涤:固定后的细胞需要用PBS缓冲液浸洗3次,每次3分钟,洗涤时可以用摇床,或手动左右轻轻摇晃,这一步旨在去除多余的固定液,确保细胞表面清洁,染出来的细胞就会美美哒。
3.染色:将Hoechst 33258染色液滴加到细胞样本上,确保染色液能够完全覆盖住样品。对于已经固定的细胞,室温下孵育10分钟通常可以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;而对于活细胞,则需要在适宜的培养温度下孵育20-30分钟,以确保染料充分进入细胞核,与DNA结合。染色完成后,同样需要用PBS缓冲液浸洗3次,每次3分钟,洗涤时使用摇床或者手动摇晃,以去除未结合的染料,避免背景荧光的干扰。
4.封片:滴一滴抗荧光淬灭封片液于载玻片上,盖上贴有细胞的盖玻片,尽量避免气泡,使细胞接触封片液,切勿弄反。
三、观察与分析
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后的细胞样本。活细胞的细胞核通常呈现弥散、均匀的蓝色荧光,这是由于Hoechst 33258染料与DNA结合后发出的荧光,这种荧光信号强度适中,分布均匀。而坏死细胞由于细胞膜完整性破坏,通常不被Hoechst染色,表现为无荧光或荧光极弱。凋亡细胞的细胞核或细胞质内会出现浓染致密的颗粒块状蓝色荧光,并且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核形态变化,如核碎裂、核固缩等。如果观察到3个或3个以上的DNA荧光碎片,则可以判定为凋亡细胞,这一特征是凋亡细胞的重要标志。
注意事项:
1. Hoechst 33258染色液对光敏感,因此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避光,以防止染料降解,影响染色效果。
2. 细胞固定和洗涤步骤必须充分,任何残留的固定液或未结合的染料都可能影响染色效果,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。
3. 封片时务必确保封片液完全覆盖样品,避免气泡和干燥,以保证观察的清晰度。
4. 在荧光显微镜观察时,选择合适的激发和发射波长也非常重要,这能够帮助获得最佳的荧光效果,从而更准确地分析细胞状态。